岁月流转,精神不朽。今年是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5周年,为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奋进前行的力量,10月24日上午9时,海洋学院联合镇江市烈士陵园、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主题纪念活动,回望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致敬“最可爱的人”。

市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前,庄严肃穆。来自海洋学院、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70多名师生代表及部分群众代表,向耸立的烈士纪念碑致敬、鞠躬并默哀。国歌在纪念碑广场上空回响,似乎再次引领人们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北固红枫”烈士事迹义务宣讲团的成员深情讲述中,李嘉农烈士的英勇事迹被娓娓道来。李嘉农烈士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以生命捍卫了部队的重要文件,牺牲时年仅19岁。

两名学生代表稳稳抬起花圈,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将花圈敬献于碑前。随后,主持人宣布默哀,现场一片寂静,唯有风声掠过松枝,人们用无声的静默表达着对所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最崇高的敬意。

海洋学院两名学生代表分享感悟:“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不必再面对硝烟,不必再忍受饥寒交迫,但‘最可爱的人’身上的赤诚与担当,是值得刻进骨血的信仰。……传承不是口号,是在课堂里踏实求索,在生活中向阳而行,用青春的力量,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家国答卷’。”

据悉,海洋学院部分党员师生代表探访了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王俊祥烈士的夫人杜玉卿。96岁的杜老精神饱满、头脑清晰,对赴朝作战经历记忆犹新。1950年10月,21岁的她作为志愿军第27军81师卫生员,随部队首批跨过鸭绿江。她轻抚两张照片(一张1950年入朝前与战友合照,一张1953年3月摄于朝鲜的个人照),声音哽咽地回忆,战场目睹两位战友牺牲,虽天天经受生死考验,但因后方是祖国和人民而毫无畏惧。她目光闪亮、充满力量,其无畏牺牲精神和家国情怀触动众人,有的学生泪流满面。临走时,杜老告诫学生要好好学习,让祖国更强大,称和平生活是战友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本次活动受到了镇江市电视台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海洋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烈士陵园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持续激发全院师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师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撰稿:张敏 初审:罗文 二审:邹佳静 编辑: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