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校友的故事|余燕:深蓝巾帼绽芳华

作者:张静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法制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10-27 点击量:10

【校友简介】余燕,江南造船总经理助理兼江南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船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她长期从事船舶装备研制工作,致力新型船舶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担任过多个项目总工艺师、技术总负责。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5级自动化专业校友。

在江南造船的百年船坞边,余燕用二十余载春秋丈量着中国船舶工业的崛起之路。从图纸堆里的设计员到统领研发的“造船女将”,从技术攻坚的专家到凝聚人心的党委书记,她在波澜壮阔的海洋强国征程上,留下了铿锵有力的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回响。 

诚朴岁月,锻造人生的“龙骨”

每一艘巨轮的诞生,始于一条坚实的龙骨。对于余燕而言,在华东船院(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前身)的求学岁月,正是她人生巨轮的“龙骨”锻造期。

“在母校的求学时光,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积淀阶段。”余燕深情回忆。“印象最深刻的是整个校园弥漫的‘诚朴务实’的学风和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这种氛围,如春雨润物,悄然塑造着她的学术品格与处世哲学。

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校园片段,至今仍是她心底最鲜活的记忆。“我们宿舍7个女生,会‘抓阄’决定谁熄灯后去买鸡蛋灌饼,”余燕笑着分享,“‘中签者’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溜出宿舍,偶尔凑够‘巨款’时,还能加个鸡腿,这就是我们的‘豪华餐’了。”宿舍里七个人围坐分享鸡蛋灌饼的欢声笑语,构成了她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画面之一。这份简单的美味和共享的时光,让她在平凡日常中体味到团队协作的初阶意义。

余燕所在的自动化专业,要求“控管结合、强弱并重、软硬兼施”,这种系统性的思维训练,为她日后处理复杂系统工程的管理工作,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母校给予我的,远不止专业知识,更是看待事业的格局、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与人协作的智慧。”余燕言辞恳切。“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教会她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这种务实创新的内核以及通过课程设计、科技竞赛锤炼处的团队协作意识,早已融入她的职业血脉。

“学校浓厚的行业氛围和‘兴船报国’基因,让我在职业生涯起步时,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江南造船这样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的企业。”这颗在母校萌生的种子,日后破土参天,成为支撑余燕数十年如一日扎根船舶事业的坚定信仰。

碧波丹心,与“大国重器”共成长

如果说母校是梦想启航的港湾,那么江南造船便是余燕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海洋。她的职业生涯,与这家百年名企的荣光、与中国造船事业的崛起紧密交织。

余燕与江南造船的结缘,是时代与个人选择的同频共振。“我选择加入江南造船,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时代就已萌生的‘造船报国’理想。”值得一提的是,余燕和她的丈夫是大学同班同学,共同的学业背景与专业理想,让他们成为并肩奋斗的“战友”,在事业与生活上相互支持、彼此成就。

是什么让她在江南造船扎根数十年?余燕的答案清晰而坚定:在这里,她找到了一份超越普通工作的价值感、挑战性和成长空间。

——是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使命感与自豪感,让她有机会亲身参与并见证一系列“大国重器”从蓝图变为现实;

——是“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氛围,让她始终站在中国造船业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不断迎接挑战,突破极限;

——是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让她从普通的设计绘图员,一步步走向关键管理岗位,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腾飞的完美融合。

作为技术研发的“硬核”院长与凝聚思想的“引领”书记,余燕身兼双重角色,却游刃有余。她生动地比喻:“技术研发是攻坚克难的‘主战场’,党建工作则是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的‘加油站’。”她的秘诀在于“融合与互促”——将党建深度嵌入重大项目中,成立“抢市场突击队”“LNG2.0研发突击队”等10余支“党员突击队”。在攻关最艰难的时刻,党组织成为凝聚团队、顶住压力的坚强堡垒。她坦言,最大的挑战在于避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让党建切实转化为战斗力;而最大的成就感,则来自于看到年轻技术骨干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淬炼成“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才。

“能够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战略,是我职业生涯最大的荣幸。”回望来路,一座座里程碑熠熠生辉:担任某系列船总工艺师,主持推进总段总舾总涂研究,为快速交付奠定技术基础;首创某船中压电网集约试验新模式,大幅缩短周期,践行保军首责……每当看到经手的巨轮顺利下水,余燕心中总是百感交集。“那种‘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的踏实感,以及参与大国重器建造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支撑她走过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的,最核心的信念始终是“造船报国”。“我亲身经历了中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历程。早期,我们缺乏核心技术,甚至需要看人脸色。正是这种落差,激发了我们这一代造船人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决心!”看到经我们之手建造的船舶成为驰骋大洋的“中国名片”,这种参与并见证国家工业实力崛起的使命感,是她永恒的动力源泉。

心系母校,寄语后浪奔涌向海

无论行走多远、飞得多高,母校永远是校友心中最温暖的牵挂。余燕始终关注着学校的点滴进步,惦念着学弟学妹们的未来成长。

“母校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我们广大校友的底气所在。”余燕笑着说。她关注着学校官微和校友会的公众号,公司里也有不少校友,吃饭时聊起母校的新变化,总能勾起温暖的回忆——“听说新校区的实验室设备更先进了,替学弟学妹们高兴”“嵇春艳教授的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还获赠了天安门广场国旗,太为母校骄傲了”……

结合在船舶行业最前沿的实践,她对母校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在人才培养上,她希望创新模式,加强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以及绿色船舶、新能源动力等课程比重;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她建议前瞻布局智能船舶、绿色船舶、极地装备等前沿交叉学科,促进深度融合;在校企合作上,她倡导共建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平台,探索“揭榜挂帅”等联合攻关机制,共同攻关前沿技术。

“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在校时光,传承好‘船魂’精神,在海洋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学子,这位优秀学姐倾囊相授:要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这是立身之本;要认清行业趋势,把握时代机遇,在数字化、绿色化浪潮中找准方向;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主动求变,适应技术迭代;更要锤炼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团队协作精神,方能应对复杂系统工程的挑战。

 

从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的教室到江南造船的船台,余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造船报国”的初心。她的故事,正是无数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学子扎根行业、矢志创新的缩影,更是“船魂”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在“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千千万万如余燕一般的“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船舶人”,正以科技为帆,驶向更辽阔的深蓝!

(口述:余燕 采访、文字:张静 供图:余燕)

 


学校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