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我校在长山校区行政楼八楼会议室召开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总结暨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启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潘锦全出席会议,文科相关学院院长及分管科研工作领导、张家港校区相关领导、宣传部、发规处、图书馆、期刊社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人文社科处负责人孟庆良教授主持。
潘锦全发表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我校2025年文科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强调唯有在坚定自信的同时勇于正视不足,方能实现从自信到自强的跨越,开创文科发展新局面。针对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工作及社科重点工作做出明确部署:一是优化申报项目的学科布局。立足学院现有学科基础,充分考虑学科交叉,系统选择申报学科。二是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选题论证。围绕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阐释与申报辅导。三是系统谋划科研成果实现重点突破。强化成果导向,持续谋划高水平成果,申报高层次成果奖。四是加强文科实验室与智库建设。结合文科发展趋势,优化文科科研组织体制机制,强化文科实验室和新型智库规划与建设工作。他进一步要求各相关学院和部门要加强协同,有效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我校文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孟庆良从项目立项、论文发表、决策咨询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我校2025年上半年人文社科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介绍了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就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组织要点与具体时间安排进行了说明。他进一步强调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应更加注重问题意识、研究价值与创新思维,需要系统强化课题的选题论证。各相关文科学院要精细化组织,统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申报,尽早谋划重大、重点项目的申报,一体化推进高层次项目提质增量。
相关学院领导分别就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总结,以及2026年申报工作组织思路与举措等方面,汇报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各学院在总结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围绕申报全周期管理服务、申报学科优化布局、申报教师科研潜力挖掘、校内外科研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撰稿:刘惠宇 初审:程鹏 二审:丁红 终审: 编辑: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