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校友的故事|徐寅生:鲸涛万里立潮头

作者:程鹏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法制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10-16 点击量:32

  【校友简介】徐寅生,高级工程师,广船国际先进制造领域专业带头人。先后从事液货船、散货船、海工船、客滚船等项目管理工作,现任广船国际大型集装箱船项目经理。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2004级船海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友。

  

【船型简介】MSC 诺亚·阿莉拉号(MSC NOA ARIEILA)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建造的MSC16000TEU集装箱船1号船,2023年7月24日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该船总长366米,型宽51米,型深30.2米,设计吃水14.5米,最大载箱量达16616个标准集装箱,是华南地区建造的最大吨位集装箱船 。船舶配备脱硫脱氮系统、空气减阻系统及4000kW轴带发电机,满足最新环保排放标准并提升燃料效率。该船由MSC地中海航运公司下单建造,计划建造8艘同型船,其中1至6号船预留液化天然气动力功能,7至8号船采用LNG双燃料推进系统。建造过程中攻克止裂钢切割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等技术难题。

  

16616“箱”见未来

2023年7月24日,华南地区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诺亚•阿莉拉”号命名交付,最多可运载16616个标准集装箱,是当时华南地区建造的最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徐寅生说:“当我看到亲手参与设计建造的箱船投入使用,种种回忆猛然涌上心头,可以说,江乐竞在线平台(中国)官网不仅教会我专业技术,更将“兴船报国”使命深深镌刻在我的血脉之中。”

徐寅生毕业后进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主攻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管理。接到建造华南地区最大集装箱船的任务后,徐寅生和团队面临着许多从无到有的挑战。

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需要一种特殊材料——止裂钢。超大型集装箱船在航行时受力状态极为复杂,受浪涌影响有时甚至会出现裂缝,止裂钢能有效组织裂缝蔓延,就像给万吨巨轮穿上“防弹衣”。然而,焊接止裂钢是一门精细活,钢体在焊接时极易因止裂钢材质的量差或工艺参数不当出现裂纹,焊脚尺寸稍有分毫偏差就会变形。经过千百次实验后,徐寅生带领团队攻克了这一难题。他在材料选择和切割工艺上作了优化,采用85毫米厚止裂钢替代传统材料,提升船体抗裂性能,攻克了止裂钢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确保切割精度和表面质量焊接工艺,同时优化焊接参数,避免焊接变形和裂纹问题。

“该型船还在绿色环保方面引领了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发展潮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徐寅生及其团队将LNG双燃料推进系统如绿色心脏般植入船体,让每一次动力输出满足最新环保排放标准要求;世界领先的空气减阻系统节能高效,让船只在破浪征程中践行对蔚蓝海洋的温柔承诺;一台功率达到4000KW的轴带发电机仿佛能源魔术师,在船只航行时可与1台主发电机并网,满足全船的用电需求。徐寅生说:“这艘钢铁巨轮是绿色航运的先锋典范之一,我和团队把‘节能降耗,绿色造船’的理念贯穿每个细节。”

徐寅生带领团队填补了华南地区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空白,项目团队形成了“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团结拼搏、能打胜仗”的箱船精神。该项目按计划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并交付给船东,其设计及建造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提高了我国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建造技术水平。

蔚蓝梦想的起锚地

“母校是我投身船舶行业的栈桥,四年岁月受益终身。”这是徐寅生大学记忆的底色。2004年,他入学就读于船海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初入梦溪校区时,阳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间漏下,树影与青春脚步在勤奋路上交织成诗。”徐寅生记忆中的母校美丽又浪漫,在这里,船舶流体力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浪花与钢铁的对话;船体结构设计也不仅是图纸上的线条,更是承载民族工业希望的骨骼。

徐寅生最难忘的是盛夏时节,他们C8宿舍楼被爬山虎染成翠绿,同学们一边交谈一边抱着课本穿过连廊回到宿舍,每个人的电脑屏幕闪着不同界面的微光:有人用软件绘制船体曲线,有人调试船舶动力仿真程序,角落里隐约传来音乐的轻响……这种学术与温情的奇妙平衡,得益于学校开放包容的育人理念。徐寅生说:“就在那时,我对‘笃学明德,经世致用’这八个字有了实感。”他的辅导员李宣虹用“热心、勤奋、踏实”来形容记忆中的那个昂扬向上的青年学子。她说:“徐寅生是班级生活委员,3次获得进步奖学金,身上带着湖北人的热情爽朗,组织号召能力强,人缘极好,四六级、计算机二级都顺利通过,是个特别省心的孩子。” 时任船海学院团委书记毛晖回忆:“徐同学在校期间积极入党,多次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乐于服务同学,是同学们的榜样。”

“今天的努力是明天惊喜的伏笔,正在书写的每一页,都是未来值得骄傲的篇章。”回眸岁月,徐寅生将人生经历化作殷殷叮嘱。“干一行爱一行是最重要的,只有热爱船舶事业,才能真正投身其中。”他说:“我想以切身体会告诉同学们,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航的罗盘,在校期间埋下的每一颗知识种子,终将成为参天大树。同学们要主动规划好时间,长期目标作航标,短期目标当阶梯,每一步攀登都离梦想更近;还要保持积极心态,怀揣阳光,既能照亮自己的航道,也能温暖同行伙伴。”

“永远感恩母校,提前祝福母校92岁生日快乐!”徐寅生说:“在与船相伴的时光里,我将带着母校赋予的不竭勇气,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航程中做一朵奔涌向前的浪花。”

(口述:徐寅生 采访、文字:程鹏 供图:徐寅生)    

 

学校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