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迎双节,秋意渐浓满古渡。国庆与中秋双节期间,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红灯笼与青砖黛瓦相映成趣,古街两侧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外国语学院组织3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西津古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语志愿讲解与便民服务活动,用专业与热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送上优质服务。
双语讲解让历史活起来
西津渡作为镇江千年文化名片,承载着江河交汇的航运记忆与古城变迁的人文底蕴。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凭借扎实的中英双语功底与提前梳理的历史资料,围绕古街内昭关石塔、救生会、英国领事馆旧址等核心景点,为游客生动讲解建筑背后的历史渊源——从宋代救生船的运作机制,到明清时期古渡的商贸繁华,从佛教石塔的艺术特色,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故事。
暖心服务让游客宾至如归
除了精彩的双语讲解,志愿者们还在街区红色驿站“便民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全方位贴心支持,提供免费供应的热饮用水、可供休憩的座椅、标注景点路线与卫生间位置的手绘地图,以及手机应急充电、老年人无障碍通道指引等服务。遇到携带孩童或行李的游客,志愿者们还主动上前帮忙照看物品、规划游览路线,面对游客关于镇江其他景点的咨询,也能详细提供交通与游览建议。
青春实践让文化传下去
在为期数天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不仅用行动传播历史文化,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志愿者们青春的笑脸与古街的青砖黛瓦交相辉映,构成了双节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用脚步丈量古渡历史,用声音传递文化温度,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也让更多人读懂了西津渡的千年底蕴。
奉献十载,薪火相传。自启动西津渡志愿服务项目以来,外国语学院累计派出志愿者近1000人次,用专业服务擦亮了双语志愿服务品牌。未来,学院将继续创造更多实践锻炼机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让青春力量成为讲好镇江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
(撰稿:王迎雨 金彧吴攸 刘萧豪 初审:罗文 二审:邹佳静 编辑: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