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大思政课在梦溪校区举行

作者:陆佳妮 周盟 部门审稿人:郭昭昭 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15 点击量:10

9月14日下午,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校仲英青年学者陈海懿副教授应邀来校,在梦溪校区演讲厅为刚入学的新生带来了一场以《十四年抗战的艰辛历程与精神积淀》为题的“大思政课”。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海洋学院、计算机学院、粮食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共同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阚为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image001.jpg

陈海懿是国内抗战史学界走在前沿的“90后”学者,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抗战史和战后历史遗留问题的前沿成果。他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为切入点,系统讲解了“认识日本与日本的大陆政策、九一八事变与中国抗战起点、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日战争、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五大问题,史料详实,逻辑严密,史论结合,引人深思。

在深入讲解历史的基础上,陈海懿诠释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充分展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他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尤其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image003.jpg

阚为在对本场“大思政课”总结时指出,放眼十四年抗战的实践方能领会伟大抗战精神的伟力;分析十四年抗战的关键历史事件,才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历史主动。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史,有助于更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重要讲话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本场大思政课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魏笑月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过程与细节,方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伟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以不折不挠的精神应对挫折,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都值得深思”。海洋学院水声工程专业学生王羽璇说:“屋外阳光正好,街上车水马龙,这国泰民安的模样,正是当年无数先烈用牺牲换来的。作为水声工程专业的学生,我能理解‘强国必须强军’的意义,往后定要学好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陆佳妮 周盟 初审:罗文 二审:邹佳静 编辑:罗文)

学校要闻